Category Archives: 紀事

第二校歌

第二校歌 臺北高校除了由第二任校長三澤糾作詞的第一校歌外,校友們也經常傳唱由德文科教授西田正一作詞,名作曲家山田耕筰作曲的第二校歌。 みんなみの島蓬莱に 武陵桃源睡生の 夢そも幾年つ々き來し 東天今や茜して 新しき日の明けんとす 萬象とみに生氣あり 南方蓬萊島上 武陵桃園睡生的 夢想依舊不變 東方天空正紅 新的一日又來 萬象現生氣 赤道圈下の日をあびて 花は眞紅にもえて咲き 葉はの色を織る 若人の血は感激と 意氣のマーチを奏でつつ 人生ここに光輝あり 赤道圈下陽光閃耀 花朵盛開如烈焰火紅 路葉織成美麗的大地 年輕學子的熱血裡 合奏著感動與志氣的樂章 人生充滿光輝 高くかゝげし椰子の葉の 聖旆のもとしたひ来て 盟かたむる六百名 雲にそびゆる新高の 山より高き理想追ひ 切磋琢磨の功を積む 高掛樹頭的椰子葉 如聖旗般被吾眾仰慕 共誓盟約的六百學子 追求比雲霧渺渺的玉山 更高遠的理想 日不間斷地切磋琢磨 朝にのぞむ七星山 希望の色にはゆるかな タさすらふ淡水畔 思念は水と淸きかな この聖域を道場に 智德みがくや七春秋 迎接朝陽的七星山 蘊染著希望的色彩 夕陽下的淡水河畔 思緒清晰如水 在這聖域的道場中 共度孕育智德的七春秋 文化を誇りし西歐に 今や榮華の日は落ちて わが東洋に淸新の 文化のあしたあけんとす そなへ使命は重し孜々として 他日雄飛の準備せん 以文化自誇的西歐 榮華之日已漸去 我東洋的清新 文化正蓬勃 讓我們心懷使命 為日後的展翅雄飛作準備

第一校歌

第一校歌 台北高校校歌第一校歌 大正14年(1925年) 作詞:三沢 糾,作曲:阿保 寛 獅子頭山に 獅子頭山に雲みだれ   七星が嶺に霧まよふ 朝な夕なに天かける   理想を胸に秘めつゝも 駒の足掻のたゆみなく  業にいそしむ學びの舎 限りも知らに奥ふかき  文の林に分け入りて 花つむ袂薫ずれば    若き學徒の誇らひに 碧空遠く嘯きて     わがペガサスに鞭あてむ 錬武の場に下り立ちて  たぎる熱汗しぼるとき 鐵の腕に骨鳴りて    男の子の心昂るなり つるぎ収めてかへるとき 北斗の星のかげ清し あゝ純眞の意氣を負ふ  靑春の日はくれやすく 一たび去ってかへらぬを など君起ちて舞はざるや いざ手をとりて歌はなむ 生の歡喜を高らかに

歷任校長

第一任校長 松村傳 (1922.4-1925.3) 出身與學歷 高知、三高、東大史學 略歷 1912 三重縣立第一中學校長 1916 台北一中校長 1917 兼商業學校教諭 1922.2 台北一中校長 1922.4 台北高等學校校長兼台北一中校長 第二任校長 三澤糾(1925.5-1929.11) 出身與學歷 宮崎、五高、東大國史、美國克拉克大學心理學部 略歷 1907-1912 留學美國 1912 廣島高師教授 1915 和歌山縣海草中學校長 1918 大阪府立高津中學校長 1925 台北高等學校校長 1929 京大學生課長 第三任校長 下村虎六郎(1929.11-1931.9) 出身與學歷 佐賀、五高、東大英文 略歷 1923 唐津中學校長 1925 台中第一中學校長 1928 台北高校教授兼教諭 1929 台北高等學校校長 1938 出版《論語物語》 1941 《次郎物語》 第四任校長 谷本清心(1931.9-1941.8) 出身與學歷 高知、一高、東大理論物理 略歷

Read More

校徽

由名畫家鹽月桃甫設計,以芭蕉端正而豐滿的闊葉,及熱帶晴空中,亭亭而立。此一正三角形,芭蕉葉為底,搭配椰子葉葉尖的圖樣,其精神乃「椰子葉象徵勝利、正義、向上;三角形象徵平等、安定、進步;三角的頂角為真善美、科學藝術宗教、教育道德體育之不偏的理想」。

創校

「台北高等學校」設置「尋常科」及「高等科」,「尋常科」招收台日籍小學畢業生,四年後直升「高等科」。「高等科」修業 3 年,招收「尋常科」直升「高等科」的學生,以及招考中學畢業生。「高等科」分設文科及理科,再以主修外語的不同而分為甲、乙兩類,甲類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德語為第二外語,乙類以德語為第一外語,英語為第二外語,每週修習德、英、日語在 20 小時以上,因此高校學生在學期間就已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 高等學校的入學考試,被認為是「全臺灣升學的最大難關」,因為「尋常科」每年日、臺人共只招收 40 人,臺灣人每年能考入尋常科者不曾超過 6 人,平均則不到 4 人;「高等科」每年招收 160 人(其中 40 名從「尋常科」直升),台灣人每年能考入者平均不到 30 人,可說是「窄門中的窄門」。「高等科」學生畢業後「免試直升」臺北帝國大學(今臺大),也有許多畢業生是以日本本土的東京帝大、京都帝大為第一志願。 自 1925 年起,臺北高校就取代了日本統治前半期的總督府國語學校與醫學校,成為全臺灣頂尖菁英的養成所,而這些菁英也成為臺灣未來社會領導階層最重要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