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薈廳

文薈廳於昭和2年(1926)落成,原是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的「生徒控所」,係提供學生休憩的重要場所。戰後臺北高等學校校地為本校接收後,因校內可用空間有限,自民國35-47年間生徒控所被改為教室使用,被稱為「東教室大樓」。期間曾提供藝術系(現稱美術系)使用,自民國47年年後皆維持為辦公室與教官室。民國75年年梁尚勇校長有鑑於本校休閒交誼之需求,於任內透過校友捐贈進行生徒控所內部改修,並命名為「文薈廳」,內部並附設餐飲部,將文薈廳重新定位回「師生交誼場所」。

直到民國92年將文薈廳、行政大樓、普字樓與禮堂評選為市訂古蹟,而樂智大樓建案被迫暫緩再議,最終在黃生校長任內才決定停止建案。文薈廳存續爭論因此告一段落。

有鑑於文薈廳與週邊古蹟的歷史文化價值,本校著手進行古蹟修繕工程,民國100年6月文薈廳修復完畢,9月正式重新啓用,因校長認為文薈廳必須成為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人文空間。職事之故,文薈廳的使用不僅回歸為師生活動空間,更陸續注入本校文藝元素、生活文化等兼具理性與感性校園空間。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