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田培林 的原始碼
←
田培林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本頁面僅限管理員進行變更。如您有任何意見,歡迎利用本頁之
討論
頁面進行編寫,我們會盡快回覆您。或可來信
ntnuhis@deps.ntnu.edu.tw
指教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image:image58.jpeg|田培林|thumb]] 1893年,田培林先生出生於河南襄城縣,及至1920年,自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投身教育工作,先後於專科及中學擔任教職。1935年,赴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專研教育,師承魏斯曼(O. Wichmann),其間並受德國近代教育文化學派大師斯普朗格(E.Spranger)啟發,於1939年完成博士論文:《德國高級中學統一形式之問題》,經審核通過並考試及格,柏林大學隨即正式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先生返國後正逢對日抗戰期間,便直接回赴後方,任教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公民訓育學系,後又兼公訓系主任,同時任職於國民黨部。 ==任教師大==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先生供職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致力教學工作,後兼教育系主任、教育學院院長。1955年,師院擴充為大學時,先生以教育學院院長身份主持設置教育研究所,以作為國內教育人才培育與教育學學術研究之重要指標。先生對於教育系所的經營,所打下的基礎,實在功不可沒。1961年,先生以罹患高血壓停止開課,但每日依舊到校處理院務,於1969年辭卸行政職務,仍每週一次至教育研究所講授「教育與文化」,誨人不倦,同為士林敬重之典範。 先生所著《教育史》、《教育與文化》,均為其畢生學術之精華。 ==晚年== 1971年退休後,依舊關心教育研究所如故,閱讀新出版教育及哲學期刊,兼及各種新知識。惟因患高血壓多年引起心臟衰竭,午睡後,不久在閉目養神中安詳而逝,時為1974年5月9日下午,享壽八十三歲。遺囑:「不開治喪會,不發訃,不公祭,不受賻,不請褒飾」。其耿介之操,由此可見。 ==學術貢獻== 自清末移植西方學制以來,教育學術典範,相對也面臨文化認同的問題,從最初的清末仿日移植學制、民國初年引進杜威(J. Dewey)學說作為學術典範,戰後先生等自德國引進文化教育學派理論,呈現多元並進的學術風貌。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以及教育研究所期間,先生以其深入淺出、系統歸納的造詣,解說眾人以為深奧的哲學理論,為教育系基礎理論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平日先生則以教育愛呵護學生如子女,一生皆以文化學派提倡之教育愛貫徹實踐,作育英才,是為育人、人師之典型。 教育實務須有教育理論的指引,而教育理論的建立,則有賴於教育研究機構的設置,不論是教育哲學、教育行政等領域的專業工作推展,都因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之設置,進一步提升到學術研究階段,成為指引教育實務,深造教育理論的基石。先生一生辦學強調「教育學乃是哲學」、「教育即是文化」,對於民國以來的教育學發展,即便今日都引人深思。先生一生以擁有傳承之文化為養分,在臺灣播下教育學的種子,在充滿教育愛的環境中,使教育與文化之間能夠因彼此而找到創新的生命,相互成就燦爛,貢獻卓越。 <br>撰寫人:王映文 [[Category:師大大師]]
此頁面包含以下模板:
模板:師大百寶箱
(
檢視原始碼
)(保護)
返回到
田培林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數位校史館
師大精神
發展階段
校園風貌
典範人物
校園活動
社團活動
校務資訊
校園刊物
師大時光機
常見問題解答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