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教育

出自師大維基
在2015年1月20日 (二) 14:22由WebAdmin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華僑教育源於海外華僑為求生存發展,僑社期望保存中華文化,因此非常重視其子女教育,或在當地自行設立華僑學校,或將子女送回國內升學,接受中華文化之薰陶。海外華僑由於受當地環境限制,所設立的僑校以小學為多,專科以上的學校微乎其微,無法滿足其子弟接受教育之需求,許多華僑便將子女送回國內升學,在國內或稱之為僑生教育。

早期僑教

民國38年(1949)中華民國播遷來臺初期,僑生來臺升學人數不多。民國39年(1950),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森先生在考察訪問東南亞之後,發現各地均有為數眾多的華僑,在當地的經濟力量之大,頗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為此,他在臺北曾當面向蔣中正總統提出其觀察與建議,為了國際情勢之考慮,美國願意給予經費支援以促成鼓勵僑生來臺升學。蔣總統聆悉後,迅即召見當時的行政院長陳誠,指示應儘速研擬擴大招收僑生辦法。自民國44年(1955)開始擴大招收港澳及東南亞僑生來臺就學,早期港澳地區因學習環境與臺灣大致相同,採考試錄取方式招生;東南亞地區則由忠貞僑團保送,並加以測驗的方式辦理。

師大與僑教

師大是國內最早辦理華僑教育與招收僑生的學府之一,民國44年4月師大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有「華僑師資專修科」一班,使任教海外各地僑校的教師有進修機會,並藉以提昇僑教水準,受訓期間為一年;政府並開始陸續邀請本校許多教授赴菲律賓及南洋各地,為當地華僑教師暑期班講習或講學;44年6月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次年,新建「僑教館」落成,陳誠副總統並蒞臨主持啟用,僑委會委員長鄭彥棻、教育部長張其昀等人應邀剪綵;民國46年師大校慶,同時舉行「僑生宿舍」及圖書館書庫落成典禮。

華僑教育

僑生宿舍

華僑教育興起於40年代,政府於民國44年設立國立華僑中學及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於板橋;46年設置國立道南中學於蘆洲,專收越南來臺僑生,至民國51年(1962)結束,移作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校址;民國73年(1984)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遷至林口,國立華僑中學改成實驗中學,完成擴建,同時招收本地生。位於林口的僑大先修班,於民國95年(2006)與臺師大合併,成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設置「僑生先修部」(維繫原有僑大先修班功能,僑生每年結業約千餘人),另成立「國際與僑教學院」(下設系、所、學科)。六十多年來,師大已為海外各地學校、企業培育了非常多的人才;加上僑生先修部歷年來協助僑生來臺升讀大學的成效良好,師大已成為全臺僑生人數最多的學府,並且是協助政府推動華僑教育的重鎮。
撰寫人:邱炫煜


本文出自師大百寶箱,如您欲修正相關內容,請您來信[[1]]ntnuhis@ntnu.edu.tw說明,我們會在未來再版時彙整相關意見供師長參考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