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體育表演會: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小 (已保護「師大體育表演會」([編輯=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移動=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 |
|||
第 33 行: | 第 33 行: | ||
體育表演會開放師生和民眾免費欣賞,節目開演前,體育館大門等候入場的人龍總是長達四、五百公尺,不少觀眾為了搶得好座位,不惜頂著烈陽提早半天排隊。2007年,首度邀請北區高中學生共襄盛舉,精湛的演出更讓所有觀賞的高中生們連連尖叫鼓掌、流連忘返。這場全校的年度重要大事,也是運動與休閒學院的重要表徵,透過每個節目展現的力與美,讓大家體驗運動有趣的一面,也推廣運動落實生活的概念。 | 體育表演會開放師生和民眾免費欣賞,節目開演前,體育館大門等候入場的人龍總是長達四、五百公尺,不少觀眾為了搶得好座位,不惜頂著烈陽提早半天排隊。2007年,首度邀請北區高中學生共襄盛舉,精湛的演出更讓所有觀賞的高中生們連連尖叫鼓掌、流連忘返。這場全校的年度重要大事,也是運動與休閒學院的重要表徵,透過每個節目展現的力與美,讓大家體驗運動有趣的一面,也推廣運動落實生活的概念。 | ||
<br>撰寫人:林玫君 | <br>撰寫人:林玫君 | ||
− | [[ | + | [[Category:體育活動]] |
---- | ---- | ||
{{師大百寶箱}} | {{師大百寶箱}} |
2015年6月7日 (日) 11:53的最新修訂版本
體育表演會是臺灣師大每年初夏最受歡迎的盛會,此為體育學系應屆畢業生的成果展(自2005年開始,改為運動與休閒學院的體育學系、運動競技學系合辦,總幹事由兩系輪流交替擔任),其內容由大學部四年級同學負責籌辦,帶領一、二、三年級學生共同參與演出,節目企劃、流程、演出人員完全由學生編排、操作。
體表會究竟何時出現?根據1953年3月出版的《體育研究雙月刊》第五、六期(頁2)提到:「自蕭先生(按:蕭忠國於1949至1951年擔任主任)主持本系後,場地設施均加以擴充,……活動方面舉辦體育表演晚會」,由此句話語,略可看出其初始年代;另外,體育學系43級廖幼茹校友曾經表示,體育學系舉辦第一次體表會在1953年,當時的她正值大學一年級,所提時間與上述雖不太相符,但可略知體表會約莫於1950年代之初出現。
體育學系43級吳萬福校友回憶在大二與大三時,常至總統府前三軍球場從事體育表演,以分享器械體操及各種舞蹈的動作美與技巧性。至1961年,開始使用閉路電視錄影(當年主持人為傅培成,操作錄影者為許樹淵)。另從1960至1970年代的畢業紀念冊觀之,體育學系常於戶外或室內體育館進行表演,例如彈簧床、平衡木、柔道、武術、舞蹈等,項目多樣。
早期的體育表演會並沒有主題,皆以「體育表演會」稱之,自79學年度起,開始設置主題,例如為了因應舊體育館的拆除,80級當年的主題為「完美的極限──體育館最後的巡禮」,在此之後,各屆主題分別是
- 「永遠的菲尼克斯PHOENIX」(81級)
- 「Speed,Power and Cooperation」(82級)
- 「奔─讓生命在運動中飛舞」(83級)
- 「健康.快樂-勁、競、靜」(84級)
- 「人體藝術創造者」(85級)
- 「力求完美」(86級)
- 「跨時代的薪傳─陽光、奔放、體育人」(87級)
- 「動中悟」(88級)
- 「太初-動靜之源」(89級)
- 「感動」(90級)
- 「運動.我的信仰」(91級)
- 「挑戰我的運動定律」(92級)
- 「夏刻-運動趣」(93級)
- 「動跡-過去、現在、未來」(94級)
- 「運動宣言-美力傳承憶甲子」(95級)
- 「運動.心.生活」(96級)
- 「97計.動為上策」(97級)
- 「樂動」(98級)
- 「動.師大 Don’t stop」(99級)
- 「淬鍊」(100級)。
每屆表演節目均不同,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元,例如體操、游泳、田徑、柔道、跆拳、划船、健美、舞蹈、民俗運動以及各項球類運動等,每個節目融合各項運動的技巧與情境,皆是同學經歷一年的辛苦練習後,所孕育而出的動人成果,體育表演會節目的高品質演出以及同學認真參與的精神,也一直被觀眾所讚揚。
除了上述的主題設立外,每屆體育表演會也都尋求創新與突破,試圖表現出無限的創意,例如88級體育表演會即結合博覽會,在台北市信義新光三越廣場公演,並以動、靜態形式加以展示(例如定期表演、幼兒體育、反應遊戲、民俗運動及系所簡介、著作展覽、體適能檢測、健康諮詢、運動處方等)。
體育表演會開放師生和民眾免費欣賞,節目開演前,體育館大門等候入場的人龍總是長達四、五百公尺,不少觀眾為了搶得好座位,不惜頂著烈陽提早半天排隊。2007年,首度邀請北區高中學生共襄盛舉,精湛的演出更讓所有觀賞的高中生們連連尖叫鼓掌、流連忘返。這場全校的年度重要大事,也是運動與休閒學院的重要表徵,透過每個節目展現的力與美,讓大家體驗運動有趣的一面,也推廣運動落實生活的概念。
撰寫人:林玫君
本文出自師大百寶箱,如您欲修正相關內容,請您來信[[1]]ntnuhis@ntnu.edu.tw說明,我們會在未來再版時彙整相關意見供師長參考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