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大樓: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師大維基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由1名用戶作出的一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
第 9 行: 第 9 行:
 
學校是知識傳遞的主要場所,也是塑造人格、激發潛能的地方,富有人文氣息及學術氛圍校園建築,自然有助於學生人格陶冶及氣度養成,而校園設施對外開放與充分運用,更能達到提昇社會精緻化理想生活的目的。綜合大樓的原址是圖書館校區的一片綠地,有小渠流經,有小橋一座,「光智橋畔有垂楊,為師大勝景,青草地上,綠楊蔭底,有著早年師大人美好的回憶。綜合大樓籌建之時,也發動了校友募捐,乃有校友樓層之設置。如今,綜合大樓已成為學校師生、同仁、校友、社區芳鄰及社會大眾學習及生活之重要會所,在學校進步歷程中,綜合大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學校是知識傳遞的主要場所,也是塑造人格、激發潛能的地方,富有人文氣息及學術氛圍校園建築,自然有助於學生人格陶冶及氣度養成,而校園設施對外開放與充分運用,更能達到提昇社會精緻化理想生活的目的。綜合大樓的原址是圖書館校區的一片綠地,有小渠流經,有小橋一座,「光智橋畔有垂楊,為師大勝景,青草地上,綠楊蔭底,有著早年師大人美好的回憶。綜合大樓籌建之時,也發動了校友募捐,乃有校友樓層之設置。如今,綜合大樓已成為學校師生、同仁、校友、社區芳鄰及社會大眾學習及生活之重要會所,在學校進步歷程中,綜合大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br>撰寫人:楊雲芳
 
<br>撰寫人:楊雲芳
[[Category:校園風貌]]
+
[[Category:校園建築]]
  
 
----
 
----
 
{{師大百寶箱}}
 
{{師大百寶箱}}

2015年6月7日 (日) 11:45的最新修訂版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位於臺北市和平東路1段129號之1臺灣師大校本部校區,於民國65年9月動工興建,67年6月完工啟用,時任校長為張宗良先生,總務長為張載宇先生。工程造價5,447萬元,由亞新建築師事務所李瑞昆建築師設計,開泰明記營造廠承包施工,該大樓為地上10層,地下1層之建築,總面積約一萬四千餘平方公尺(4,442坪)。

設計理念

綜合大樓之設計與規劃理念是以符合多功能、多元用途為目標,內部空間包括辦公室,會議廳、演講廳、活動中心、餐廳、宿舍等。67年6月完工後之使用情形:1樓為學生輔導中心及訓導處課外活動組辦公室;2樓為展覽廳、演講廳;3至4樓為學生社團辦公室;5樓為國際會議廳及接待室;6至7為國語教學中心;8樓為校友樓;9樓為交誼廳及學人招待所;10為視廳教育館;地下室為餐廳。

多功能建物

綜合大樓之興建,首開國內大學興建多功能建物風氣之先,完工時堪稱國內大學校園中最高之建築物。該大樓不但提供師生優質及多樣化之活動空間,亦開放校外人士租用舉辦會議、活動或住宿,並以租金挹注學校。由於地點適中、設備完善、交通便捷,廣受大眾歡迎。另將1樓部分空間招商進駐,提供師生同仁便捷之餐飲及購物需求。

近年發展

多年來由於學校系所及單位陸續增置,綜合大樓部分樓層亦配合校務發展及空間規劃使用做調整,目前使用現況:1樓為店面(畫廊、便利商店、餐廳、花店、書局);2樓為展覽廳、演講廳;3樓為教室、視聽休閒中心;4樓為學生社團辦公室;5樓為國際會議廳、學生輔導中心;6樓為民族音樂研究所、運動休閒研究所、學生社團辦公室、教室;7樓為大眾傳播研究所、社會工作研究所、圖書資訊研究所;8樓為迎賓會館;9樓為臺灣文學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民族音樂研究所、社會工作研究所、設計研究所;10樓為表演藝術究所、資訊中心;地下室為餐廳。

學校是知識傳遞的主要場所,也是塑造人格、激發潛能的地方,富有人文氣息及學術氛圍校園建築,自然有助於學生人格陶冶及氣度養成,而校園設施對外開放與充分運用,更能達到提昇社會精緻化理想生活的目的。綜合大樓的原址是圖書館校區的一片綠地,有小渠流經,有小橋一座,「光智橋畔有垂楊,為師大勝景,青草地上,綠楊蔭底,有著早年師大人美好的回憶。綜合大樓籌建之時,也發動了校友募捐,乃有校友樓層之設置。如今,綜合大樓已成為學校師生、同仁、校友、社區芳鄰及社會大眾學習及生活之重要會所,在學校進步歷程中,綜合大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撰寫人:楊雲芳


本文出自師大百寶箱,如您欲修正相關內容,請您來信[[1]]ntnuhis@ntnu.edu.tw說明,我們會在未來再版時彙整相關意見供師長參考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