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小 (已保護「校歌」([編輯=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移動=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 |
|||
(由1名用戶作出的一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 | |||
− | |||
==作詞者== | ==作詞者== | ||
師大校歌誕生於民國37年的草創時期,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當時全省僅有本校一間培育中等教育師資的師範院校。有感於本校在培育師資的重責大任,首任院長李季谷先生特別親自為校歌撰寫歌詞,並委請音樂專修科主任蕭而化先生譜曲,於民國37年3月核定公布。李季谷院長自1946年5月起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首任院長,於民國37年6月奉派轉調浙江,院長遺缺由省教育廳副廳長謝東閔先生兼任,至民國38年4年禮聘劉真先生擔任校長。 | 師大校歌誕生於民國37年的草創時期,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當時全省僅有本校一間培育中等教育師資的師範院校。有感於本校在培育師資的重責大任,首任院長李季谷先生特別親自為校歌撰寫歌詞,並委請音樂專修科主任蕭而化先生譜曲,於民國37年3月核定公布。李季谷院長自1946年5月起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首任院長,於民國37年6月奉派轉調浙江,院長遺缺由省教育廳副廳長謝東閔先生兼任,至民國38年4年禮聘劉真先生擔任校長。 | ||
第 11 行: | 第 9 行: | ||
校歌各句句尾押「ㄥ」韻,不僅便於傳誦和記憶,也襯托出文詞的優美,是一首貼切地詮釋著「師大」精神與象徵的校歌。師大校歌歌詞如下: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勤吾學,進吾德,健吾躬。院分科別,途轍雖異匯一宗。學成期大用,師資責任重。吾儕相親相勉,終不負初衷。台灣山川氣象雄,重歸祖國樂融融。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校歌首句「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道出了教育與教師在國家發展上的地位。本校是國內師資培育的重鎮,為國家鞏固精神國防,豎立千秋的師資搖籃。要發展教育應先從培育師資開始,培育優良師資應該是國家的重大基本建設。接下來的「勤吾學,進吾德,健吾躬。」,清楚地點出師範生應該要由勤奮向學、勵進品德、強健身體做起,方能肩負起教育的重責大任。校歌第二行原為「系分科別,途轍雖異匯一宗。」,民國44年6月改制大學後,學校由原來的12個系,增加至分設教育、文學、理學等三院共16個系所,因應體制的擴充,歌詞小幅修改為「院分系別…」。隨著時代的變遷,本校師生對師大校歌予以新的演繹與詮釋。2009年6月,臺師大圖書館校史展示區暨臺北高等學校資料室成立。在圖書館的邀約下,本校音樂系、民音所以及學生社團等,創作出8種風格互異的校歌演奏唱版本,包括:管樂、絲竹合奏、獨唱、四重唱、合唱,以及藍調、爵士、拉丁、搖滾等不同的曲風,展現新的曲意。2010年9月16日晚間於校園舉辦「校歌新唱,星光閃閃」迎新演唱會,在校本部禮堂熱情開唱,邀請明星校友們,輪番高歌,以創新詮釋的不同曲風校歌版本,讓台下新生對校歌有不一樣的認識,也展現21世紀的師大新風格。 | 校歌各句句尾押「ㄥ」韻,不僅便於傳誦和記憶,也襯托出文詞的優美,是一首貼切地詮釋著「師大」精神與象徵的校歌。師大校歌歌詞如下: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勤吾學,進吾德,健吾躬。院分科別,途轍雖異匯一宗。學成期大用,師資責任重。吾儕相親相勉,終不負初衷。台灣山川氣象雄,重歸祖國樂融融。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校歌首句「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道出了教育與教師在國家發展上的地位。本校是國內師資培育的重鎮,為國家鞏固精神國防,豎立千秋的師資搖籃。要發展教育應先從培育師資開始,培育優良師資應該是國家的重大基本建設。接下來的「勤吾學,進吾德,健吾躬。」,清楚地點出師範生應該要由勤奮向學、勵進品德、強健身體做起,方能肩負起教育的重責大任。校歌第二行原為「系分科別,途轍雖異匯一宗。」,民國44年6月改制大學後,學校由原來的12個系,增加至分設教育、文學、理學等三院共16個系所,因應體制的擴充,歌詞小幅修改為「院分系別…」。隨著時代的變遷,本校師生對師大校歌予以新的演繹與詮釋。2009年6月,臺師大圖書館校史展示區暨臺北高等學校資料室成立。在圖書館的邀約下,本校音樂系、民音所以及學生社團等,創作出8種風格互異的校歌演奏唱版本,包括:管樂、絲竹合奏、獨唱、四重唱、合唱,以及藍調、爵士、拉丁、搖滾等不同的曲風,展現新的曲意。2010年9月16日晚間於校園舉辦「校歌新唱,星光閃閃」迎新演唱會,在校本部禮堂熱情開唱,邀請明星校友們,輪番高歌,以創新詮釋的不同曲風校歌版本,讓台下新生對校歌有不一樣的認識,也展現21世紀的師大新風格。 | ||
<br>撰寫人:吳佩蓉 | <br>撰寫人:吳佩蓉 | ||
− | [[ | + | [[Category:師大精神]] |
---- | ---- | ||
{{師大百寶箱}} | {{師大百寶箱}} |
2015年6月7日 (日) 13:12的最新修訂版本
作詞者
師大校歌誕生於民國37年的草創時期,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當時全省僅有本校一間培育中等教育師資的師範院校。有感於本校在培育師資的重責大任,首任院長李季谷先生特別親自為校歌撰寫歌詞,並委請音樂專修科主任蕭而化先生譜曲,於民國37年3月核定公布。李季谷院長自1946年5月起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首任院長,於民國37年6月奉派轉調浙江,院長遺缺由省教育廳副廳長謝東閔先生兼任,至民國38年4年禮聘劉真先生擔任校長。
作曲者
譜曲者蕭而化教授為江西萍鄉人,早年留學日本國立上野東京音樂學校修習作曲,曾任國立福建音樂專校校長。隨政府遷居來台後,先任教於省立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藝專),民國三十五年接任本校音樂專修科主任,民國39年時奉命成立音樂系,為師大音樂系首任系主任。蕭教授籌組「中華民國音樂學會」,致力於音樂事業之發展,著有「現代音樂」等20多部著作及卅餘首樂曲,曾獲得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頒發「音樂教育特別獎」。
師大校歌
校歌與校訓象徵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及治校精神,字句都是經過審慎思考而定稿的,由其內容就可認識一所學校。為了使每位院生皆能清楚明瞭即將肩負的重責大任,李院長用淺顯易懂的白話文來創作。
校歌各句句尾押「ㄥ」韻,不僅便於傳誦和記憶,也襯托出文詞的優美,是一首貼切地詮釋著「師大」精神與象徵的校歌。師大校歌歌詞如下: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勤吾學,進吾德,健吾躬。院分科別,途轍雖異匯一宗。學成期大用,師資責任重。吾儕相親相勉,終不負初衷。台灣山川氣象雄,重歸祖國樂融融。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校歌首句「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道出了教育與教師在國家發展上的地位。本校是國內師資培育的重鎮,為國家鞏固精神國防,豎立千秋的師資搖籃。要發展教育應先從培育師資開始,培育優良師資應該是國家的重大基本建設。接下來的「勤吾學,進吾德,健吾躬。」,清楚地點出師範生應該要由勤奮向學、勵進品德、強健身體做起,方能肩負起教育的重責大任。校歌第二行原為「系分科別,途轍雖異匯一宗。」,民國44年6月改制大學後,學校由原來的12個系,增加至分設教育、文學、理學等三院共16個系所,因應體制的擴充,歌詞小幅修改為「院分系別…」。隨著時代的變遷,本校師生對師大校歌予以新的演繹與詮釋。2009年6月,臺師大圖書館校史展示區暨臺北高等學校資料室成立。在圖書館的邀約下,本校音樂系、民音所以及學生社團等,創作出8種風格互異的校歌演奏唱版本,包括:管樂、絲竹合奏、獨唱、四重唱、合唱,以及藍調、爵士、拉丁、搖滾等不同的曲風,展現新的曲意。2010年9月16日晚間於校園舉辦「校歌新唱,星光閃閃」迎新演唱會,在校本部禮堂熱情開唱,邀請明星校友們,輪番高歌,以創新詮釋的不同曲風校歌版本,讓台下新生對校歌有不一樣的認識,也展現21世紀的師大新風格。
撰寫人:吳佩蓉
本文出自師大百寶箱,如您欲修正相關內容,請您來信[[1]]ntnuhis@ntnu.edu.tw說明,我們會在未來再版時彙整相關意見供師長參考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