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禮堂 的原始碼
←
禮堂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本頁面僅限管理員進行變更。如您有任何意見,歡迎利用本頁之
討論
頁面進行編寫,我們會盡快回覆您。或可來信
ntnuhis@deps.ntnu.edu.tw
指教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歷史沿革== 本校「禮堂」為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之「講堂」,於1928年(昭和3 年)10月16日起造,1929年6月30日竣工,是日治時期高等學校校舍建物 中最後完工的主體設施;由臺灣總督官房營繕課負責設計監造,施工單位 為臺北市的米重和三郎。樓高二層,作為禮堂空間使用,講臺中央的拱形龕 下方,保留了一個收藏櫃,內部放置日本明治天皇頒布之「教育勅語」,日 治時期作為學校奉行的規臬,每逢節慶時還須取出宣讀。 1949年劉真先生就任師範學院院長後,即向省政府爭取修建經費與設備經費。其中,戰後沿用為集會場所使用的大禮堂,於1955年進行一次修復工程,禮堂原有的講壇經過改修,成為尺度較大的弧形舞臺;座椅維持木造座椅;外觀則維持原樣,門窗位置與整修前相同。 本建物歷經數次翻修,其中以1983年吳明修建築師及1992年喻肇川建築師事務分別承接的禮堂整修工程為近期的整修工程,1983年禮堂整修工程將舞臺全面改修,但原御真影奉安室的木作壁龕及內部保險櫃仍全數保留,使其維持原來樣貌。另音樂系新系館規劃一通道與禮堂舞臺南側的準備室相連接,因此將禮堂建物背面牆體局部打除,此工程的施作造成了禮堂外觀的改變。 大禮堂為本校歷屆校友的共同記憶,已超過84年的歲月當中,此典雅空間舉行過新生訓練、演講、藝術表演…等等,這棟美麗的建築在台灣教育中深具歷史意義,1998年經臺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為臺灣師範大學舊校舍保存立下典範。為本校四棟古蹟建築-「臺北市市定古蹟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校舍」之一,乃本校珍貴文化資產。 ==建築特色== 禮堂(講堂)外觀的藝術表現相當豐富,據《臺灣建築會誌》記載,本建物採用「近世歌德」(近世ゴシツク),包含暗紅色溝面磚以及洗石子形成的紅白色調的整體外觀。建物整體以講堂為主要量體,搭配入口兩端垂直感強烈的衛塔,並以半戶外的玄關及兩邊側廊環繞三面牆面,背後山牆突出一圓拱造型的壁龕,顯現出講壇空間的特殊性。中央牆面以三角形山牆為造型,山牆面刻意拉高強調出其線條簡潔的造型,山牆表面僅以洗石子線腳局部裝修,沒有過於繁複的雕塑;正面兩側衛塔以洗石子盾型雕飾、垂直的木作天地窗、仿石材框的窗臺裝修強調出塔樓的垂質感。建物表面局部以洗石子紋樣裝飾牆面,其中盾型雕飾、四葉飾、菱形花紋等重複出現的語彙,形塑高等學校鮮明的性格。 本建物室內木作裝修以櫸木及檜木為主,檜木門扇以雙劍飾搭配磨砂玻璃,外櫸木御真影奉安室以木作「勳章飾」(俗稱鮑魚飾)為主,是以勳章搭配花、草、葉紋樣,強調御真影奉安室的重要性,是講堂空間的精神所在。御真影奉安室內部設有金庫保險櫃,為「大谷金庫店工場」產品,保險櫃為雙層門扇,門栓開闔作法精細巧妙、匠心獨具;外表並以黑色噴漆,再以金色顏料繪製細緻圖案,點綴外表,其作法講究,藝術價值極高。內部原放置有日治時期「教育勅語」,今已不存,更顯示此保險庫容器在歷史上的意義,保險庫背面並留有塗裝工施作日期「昭和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字樣,證實其存在年代久遠,「御真影奉安室」及保險庫可說是師大本部校區中,最具價值的校園資產之一。 <br>撰寫人:游政龍 [[Category:校園風貌]] ---- {{師大百寶箱}}
此頁面包含以下模板:
模板:師大百寶箱
(
檢視原始碼
)(保護)
返回到
禮堂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數位校史館
師大精神
發展階段
校園風貌
典範人物
校園活動
社團活動
校務資訊
校園刊物
師大時光機
常見問題解答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