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國家交響樂團 的原始碼
←
國家交響樂團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本頁面僅限管理員進行變更。如您有任何意見,歡迎利用本頁之
討論
頁面進行編寫,我們會盡快回覆您。或可來信
ntnuhis@deps.ntnu.edu.tw
指教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Image:image75.jpeg|國家交響樂團|thumb]] 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NSO),前身名為「聯合實驗管絃樂團」(簡稱聯管),由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86年輔導成立,與師大有著密切關聯。團名「實驗」意在探尋如何經營真正能在台灣生根立足的指標性樂團;「聯合」是指教育部為儲備優秀演奏人才,於1983年於當時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藝術學院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分別成立實驗管絃樂團,以經費輔助三校延聘專任演奏人才,然後於1986年,將三校樂團合併,即命名為「聯合實驗管絃樂團」。1994年,教育部為樂團步入專業化管理,正式將樂團改組更名為「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並改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代管。2005年正名為「國家交響樂團」,並成為改制後,行政法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第一支附設演藝團隊。 1983年8月,教育部為推廣音樂教育,配合社教機構及縣市文化中心演出之需要,輔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等三校,分別設立實驗管絃樂團。 1986年8月,教育部將三校實驗樂團合併,同時延攬海內外演奏精英,組成「聯合實驗管絃樂團」,樂團成立初期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代管,並由梁尚勇校長兼任首任團長(1986-1993)。法國籍指揮艾科卡(Gerard Akoka)為首任藝術指導暨常任指揮(1986-1990),歷任音樂總監和指揮包括史耐德、本校之許常惠、張大勝及林望傑、簡文彬等人,目前之音樂總監為呂紹嘉。 1989年,教育部研訂「聯合實驗管絃樂團設置要點」,同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後,團長仍由臺師大校長梁尚勇擔任,副團長依行政、專業分工原則,分別由師大音樂系主任陳茂萱擔任行政副團長(1989-1994),以及當時 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廖年賦教授擔任駐團副團長(1989-1994),除樂團行政人員外,另於師大音樂系置秘書一人,負責師大與樂團和教育部之聯繫與溝通,音樂系之林明慧、孫愛光教授均曾擔此職。 目前,NSO每個樂季約演出80場次,演出內容涵蓋貝多芬、馬勒的交響曲、華格納的歌劇等,演奏水準極高,是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專業音樂團體。 行政體制上,由原師大代管的狀況逐年改變為行政法人之體制,除前述之音樂總監外,師大前校長、前文建會主委暨前教育部長之郭為藩教授;本校陳郁秀教授亦曾任前兩廳院董事長;68級音樂系友劉瓊淑則為前任藝術總監,國家交響樂團與本校之關係深遠而密切。 <br>撰寫人:孫愛光 [[category:校園活動]] ---- {{師大百寶箱}}
此頁面包含以下模板:
模板:師大百寶箱
(
檢視原始碼
)(保護)
返回到
國家交響樂團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數位校史館
師大精神
發展階段
校園風貌
典範人物
校園活動
社團活動
校務資訊
校園刊物
師大時光機
常見問題解答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